BOB体育app2023年6月13日,作为互联网医疗领域低调的早期探索者,健康之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康之路”)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健康之路起始于2001年成立的“医护网”,最初以在线预约等为核心服务,是早期知名的在线年发展,健康之路不断拓展服务边界;招股书显示BOB体育官方网站,截至2022年底,健康之路已积累起1.71亿名个人用户,83.32万名注册医生,连接起1.15万家医院。
不过,在过去几年互联网医疗最辉煌的时期,健康之路鲜有主动的对外发声。直至此次提交招股书,业界才得以一览健康之路的近况: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87亿、4.31亿、5.69亿元;经调整的利润数据显示,公司已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早期成立的互联网医疗公司,要么已经形成各自的特有模式并发展至今,要么已因盈利模式难以持续而被市场淘汰。健康之路这些年默默做了哪些事?形成了怎样的业务模式?未来增长空间在哪里?对此,动脉网进行了多角度分析。
回顾健康之路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尽管公司习惯低调,但关键节点都与行业高度同频。
2001年,健康之路的前身福州人人健康成立,推出医护网,提供的线上挂号服务成为福建省地方政府公共便民服务项目的一部分。
彼时,互联网逐步开始向医疗行业渗透,并选择以痛点多、需求大的挂号环节为切入点BOB体育官方网站。此后的10多年里,业内陆续有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在线挂号平台上线。借助先期布局的优势,健康之路积累了早期用户和品牌影响力。
2014年-2015年,是互联网医疗爆发的第一个高峰期:大批公司成立,资本涌入,投融资活跃。BAT也加入到互联网医疗布局热潮中,各自投资或收购了头部平台。
2015年,健康之路获得百度(香港)的A轮投资,成为百度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布局的重要载体,并为之后双方在流量、科普内容解决方案等的一系列合作上打下了基础。
互联网医疗在早期试错过程中,发现单纯的C端模式难以形成规模化收入,B端之路会成为必然选择。2015年,健康之路启动了To B业务,为企业、机构提供IT解决方案和数字营销方案。
2020年BOB体育官方网站,互联网医院在疫情期间价值凸显,线上就医为管控环境中的患者提供了极大便利,获得卫健和医保部门、实体医院、医生等的广泛认可BOB体育官方网站。这一年,健康之路旗下的银川无边界互联网医院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以往的线上咨询延伸至线上诊疗。
同时,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健康之路还及时抓住了线上医疗服务“产品化”的趋势,先后推出健康会员计划、健康医疗综合服务包等业务。
2022年,健康之路收购健明堂连锁药房;至此,其服务涵盖医疗支持、诊断与治疗、康复追踪以及药品零售等,进一步完善了医疗服务体系的全周期覆盖。
发展至今,健康之路已形成两大主要业务板块:数字健康医疗服务、企业解决方案及数字营销解决方案。
数字健康医疗服务方面,健康之路通过健康会员计划向个人或企业提供健康医疗服务,包括预约安排、医疗代理、陪诊、体检、医疗咨询及手术预约安排等服务。
非会员用户,也可在平台上向医生寻求关于疾病及健康问题的建议。此外,健康之路还协助医疗机构处理诊疗之外的日常工作,例如患者导医导诊、患者满意度调查等。
在积累了线上线下服务、药品和非药品等的资源后,健康之路开始推出健康医疗综合服务包,基于病种或特定的健康问题,向用户提供全面、连续的服务。该产品包括健康会员计划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药品、健康商品。目前,关节疼痛、睡眠障碍、营养问题相关的健康医疗综合服务包已经成为重要收入品类。
此外,在数字健康医疗服务板块,健康之路还通过自有药房向个人客户销售药品及医疗器械。
企业解决方案及数字营销解决方案方面,健康之路与外部医生、专家合作,以图文、视频等形式提供科普内容解决方案;与外部医生合作,帮助医药企业创作与其药物、医疗产品治疗的特定疾病相关的医学内容,并将这些医学内容推广给目标受众;收集及分析临床数据,进行临床循证案例的观察及分析,以支持医药企业进行真实世界研究。
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健康之路为医药和医疗健康企业、医疗机构提供IT解决方案,以满足其对技术基础设施、营销咨询服务等的需求。
借助自有平台和第三方在线媒体,健康之路还为企业提供数字营销服务,协助其推广医疗健康产品。
从业务结构中不难看出,健康之路已搭建了针对C端用户、医药及相关企业、医疗机构和医生等几大参与主体的价值网络体系,这些主体都能从体系中获益。
依托在全国医院和医生中的广泛覆盖,健康之路能让用户更方便地找到就近的、高质量的医疗资源,由此获得相应的治疗方案。
针对需要长期干预的疾病或健康问题,如儿童生长发育、减重、类风湿关节炎、皮肤管理、过敏症和其他慢性病,健康之路整合了医生、医院和医药资源,让用户可进行全面BOB体育官方网站、连续的疾病管理;平台还为用户搭建个人健康档案,提供健康监测工具、知识,便于用户进行更有效的管理。
在健康和疾病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诊前咨询到诊后索赔处理,从治疗方案到费用信息,健康之路都能为用户提供指引和支持;以全流程的就医支持,提高患者依从性,完善患者的治疗计划,并最终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B端而言,药企能获得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数字营销服务,保险企业则能借助健康之路的服务向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医药政策实施,药企迫切寻求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营销方式。健康之路广泛和深入地连接了医生、患者,能够满足药企对于营销渠道的新需求,助力企业推广健康医疗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大数据分析能力、学术推广等内容,则能帮助药企精准触达目标受众。
健康之路的会员健康计划除了向个人用户销售之外,还向保险公司及其他企业销售。保险公司将这些服务融入保险产品,能强化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
其他企业则将会员健康计划产品提供给员工,形成员工福利,以提升员工忠诚度和满意度。
健康之路平台遵循分级诊疗政策,鼓励患有较轻微疾病的患者向适当的医院寻求医疗资源,将不必要的流量转出三级甲等医院,促进医疗服务体系提效。
运用数字技术,健康之路帮助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搭建数字化工具与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发生。
由于覆盖了庞大的患者群,健康之路能为医院吸引更精准的患者,更好地匹配医院的疾病治疗专长;平台还能开展品牌推广活动,提升部分医院的公众认知度。
针对医生,健康之路整合B端及内部资源,在药品、检测、康复、医疗代办、健康咨询及其他非医疗的日常工作上提供协助,让医生能更好地聚焦于诊疗本身,这使得医生工作更高效,又能促进医患关系。当然,借助互联网平台,医生扩大了服务范围、患者来源,也有机会获得更可观的合规收入。
不难看出,通过上述价值网络体系的搭建,健康之路的主要业务板块间形成良性协同,进而产生“飞轮效应”,成为业绩持续增长的基础。
得益于对C端用户、医药及相关企业、医疗机构和医生等各方的价值主张,健康之路已形成多元化收入来源。近几年来,健康之路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87亿、4.31亿、5.69亿元;经调整的利润数据显示,公司已连续三年实现盈利,三年盈利总额为6495.9万元。
从上图健康之路的收入结构能看出,细分业务中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占比最高,2022年为32.2%;健康会员计划、健康医疗综合服务包、数字化信息解决方案、数字营销解决方案贡献了较为均衡的收入比例,各占10%-20%。
以往,业内许多企业以药械销售为主要收入来源,相比之下,健康之路的此类收入占比少,这也是健康之路业务模式的其中一个特殊之处。
这样的收入结构中,各个业务板块都具有增长空间,且较为平衡地承担了风险:一旦其中某个板块在某一时间段内收入受到影响,公司整体收入所受影响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是健康之路的重要股东,近年来,双方进行了深度合作。为百度提供科普内容解决方案,是健康之路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健康之路有一定的收入来自百度,但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逐年下降,分别为19.4%、11.7%、4.4%。
从股东层面看,百度可为健康之路提供流量入口、品牌背书、生态协同,促进了健康之路近几年来的快速增长。从客户层面看,百度在健康之路营业收入中的贡献却逐渐减弱,健康之路具备了在广阔市场空间中更为独立地发展壮大的能力。
如果单独拆开健康之路的某一块业务来看,并不算能给人惊喜。尤其是挂号、陪诊这样的业务,属于“叫好不叫座”的项目,有刚需、广受患者好评,却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渗透至医疗行业初期,互联网+陪诊就是热门的细分领域之一;2020年开始的3年里,受客观环境影响,医院管理严格,陪诊服务再次受到关注。然而,受限于商业模式问题,一些早期布局的企业目前已经从线下陪诊服务中“撤退”:要么裁撤原有陪诊业务,要么通过第三方提供陪诊服务。
2023年,一家知名的区域性在线预约平台停止运营,朋友圈里,当地用户普遍发出惋惜之声,这背后则是平台持续盈利模式的缺失。
反观健康之路,挂号、陪诊等基础服务从成立开始便坚持至今,且仍然是重要服务内容;在健康之路APP首页上,这些项目被放在首屏醒目位置。
不得不说,健康之路特有的业务模式形成“飞轮效应”,让挂号、陪诊等单一模块不被看好的模式发挥出了商业价值。
以这些服务为基础,健康之路还将强化“飞轮效应”的其他部分,包括:以更专业的服务吸引更多医生和医院入驻,建设更多以专科为导向的疾病治疗中心,探索为个人用户提供更顺畅的跨机构健康医疗服务,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内容和数字营销解决方案,扩大药店规模……届时,挂号、陪诊等曾经“不起眼”的服务模块将发挥出更大能量。